近日,东莞出台土拍新规,首创“最接近平均价者得”的土地网上竞价方式,不再“价高者得”,引起市场关注。
东莞之所以出台土拍新政,与近期土地市场升温较快有关,数十家房企抢一宗地、买家多轮自加价提前锁定地块、溢价率高企等现象频现。
举例说明,假设竞拍地块的网上报价的限价为10亿元。当网上报价触及10亿元天花板时,有5家开发商参与最终报价,分别报10亿、13亿、14亿、15亿、16亿,平均值为13.6亿元,那么,报价14亿元的竞拍开发商最接近终次报价的平均价,地块也由该开发商竞得。因此,有业内人士指出,“限价 一次性最终报价”的土拍模式,某种程度上是对“价高者得”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完善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,苏州、合肥等土地市场过热的城市相继收紧了房地产调控政策。业内人士预计,二线热点城市引发的“地市热”或将得到控制。
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,东莞土拍新政破解了“价高者得”模式,创新性采取“终次报价”模式,通过最接近终次报价平均价的模式来确定竞得人,对于整个土地市场价格有积极作用,因为报价最高的不一定能拿到地,这使得企业拿地会更加理性,有一些拿地资金预算不是很多但报价最接近也有机会拿地,也能更加体现拿地的公平性。
同时,新规则还提出,终次报价环节只有一次报价机会,交易系统不接受相同报价,竞买人报出相同价格系统只接受先报出的价格。
新的规则还显示,报价精确到元(人民币)。终次报价时间截止前,系统不显示、不公开各竞买人所报的价格及参与终次报价的竞买人数。在终次报价环节无有效报价的,以最先报出上限值的竞买人即为竞得入选人。根据终次报价的结果,只有一个有效报价的,以此报价确定竞得入选人。两个或以上的有效报价,按照有效报价计算平均价,已获得终次报价资格,但未报价的,不纳入平均价计算。所报价与平均价相差的绝对值最小的为竞得入选人,如果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,以绝对值最小且高于平均价的确定为竞得入选人。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也认为,一次性最终报价,并以最接近平均价作为定价的依据,首先可以淘汰风险倾向高、杠杆高的开发商;其次,由于中标者对最终价格没有影响力,所有投标人都会基于市场基本面,显示其对地块的真实评价,最后出来的房屋供给也是最佳的。
新客户享受vip特权
关联特定标的
炒股的省心搭档
余额自动理财
天天万利宝5万起购
低风险产品
您可以转让/求购理财产品
快捷转让